成 人 高 考 考 前 辅 导 平 台
【例】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,完成后面的题目。
(李)衡字步平,襄阳兵家子,汉末入吴为武昌渡长。时校书郎吕壹操弄权柄,大臣畏之,莫有敢言者。....荐为郎,太祖°引见喜之,衡乃口陈吕壹奸短数千言,太祖有愧色。后数月,壹事发坐诛,衡大见显用。.....时帝为琅琊王°在郡,家人淫放,衡数以法绳之。妻习氏常谏不可,衡不从。寻而帝立,衡忧惧,谓妻曰:“不用卿言至此,公奔魏何如?”妻曰:“不可。君本庶人,先帝赏拔过量,既作无礼,而复逆自猜嫌,逃叛求活北归,复何面目见士大夫乎?”衡从其言。衡欲为子孙储业,妻辄不听,曰:“财聚则祸生。”衡遂不言。后密使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,种甘橘千株,临死,敕儿曰:“汝母恶吾治家,故穷如是。(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,不责汝衣食,岁上一匹绢,当足用耳。)”衡亡后,儿以白母。母曰:“此当是种柑橘也,汝父每欲积财,吾常以为患,不许。七八年来失十户客,不言所之,当是汝父有此故也。”恒见汝父称太史公言:“江陵千树橘,亦当比封侯,'吾答云:人患无德,不患不富贵,若贵而能贫,方好耳,用此何为!’”“今无乃是耶!”子访得之。
注:①太祖:即孙权,三国吴的开国皇帝。②琅琊王:即孙休,三国吴的第三个帝王。
1.把括号中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。
答: 但是我在江龙阳洲上种有一千棵柑橘树,它们不会向你求取衣食,每年又能上交绢一匹,足够用的了。
2.李衡欲逃跑到魏国的原因是什么?他为什么又没有逃跑呢?
答:李衡没有听从妻子的劝告,对琅琊王家人淫放之事,多次绳之以法,而琅琊王后来继位做了帝王,李衡怕帝王报复他,才想赶快离开吴地奔魏。后来听从妻子的劝告,已经作了无礼的事情,又做猜疑,即使逃跑能够逃命,也无脸再见世人,所以没有逃亡。
3.对于文中自“衡欲为子孙储业”至“今无乃是耶”一段文字的内容,以下所作说明正确的是(D)
A.李衡想为子孙储业,但其妻看重德行,认为既应该善处显贵,又应该耐得贫穷,因而坚决反对积财,以致家境渐渐贫困。
B.虽然李衡用沉默不言来表示自己心里同意妻子不应积财的观点,但他还是暗地里添置产业,默默地为子孙后代储业。
C.李衡为人有其虚伪的一面,他不像某些贪官那样公然聚敛财富,而是称引太史公言作为借口,种橘千树以添置产业。
D.尽管李衡经常说到种千树橘可以相当于封侯,但其妻却认为既应该善处显贵,又应该耐得贫穷,无须为子孙添置产业。
【分析】题目的选文节自唐代许嵩的《建康实录》,此书共20卷,以编年、纪传两种体裁记载六朝的史迹,因六朝建康为都城而得名。第2题是思想内容分析题,只要读懂了事情的原委就行了。第3题是要分析出作者写这段的目的。这一段的重点语句是:人患无德,不患不富贵,若贵而能贫,方好耳!作者的“人怕没有德性,不怕不富贵,地位显贵了却能忍受贫穷才行”的主张是通过习氏之口表述出来的。
高 起 点 |
10月19日 | 10月20日 |
语文 | 外语 | |
数学(文科) 数学(理科) |
史地(高起本文科) 理化(高起本理科) |
专 升 本 |
10月19日 | 10月20日 |
政治 | 专业课 | |
外语 | 详细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