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 人 高 考 考 前 辅 导 平 台
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。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。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的画面和气氛,去理解、感受“此时”、“此景”中“此人”的“此情”是什么。诗歌中情与景结合的基本方式是即景述怀、直抒胸臆、寓情于景、情景相生等。从美学角度看,诗歌中的“意”包括作者的“情”与“理”,诗中的“境”指事物的“形”与“神”;“意境”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。
一.一首好诗,不论长短,只要作者情真意挚,遵循形象思维这一艺术规律,都能描绘出形美意足的境界来。例如卞之琳的《断章》:
你站在桥上看风景,
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。
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,
你装饰了别人的梦。
这首小诗表情达意明白如话,并不深奥。可自从它问世以来,无数读者喜欢它,成为新诗中的精品。其中原因之一是诗歌看似简单,细细品味,却觉得含义极丰富,有说不完的妙处。这首诗是以超然而真挚的感情,写一刹那的意境。可以这样理解,“你”的一次有意的看风景,却无意中充当了别人心中的“风景”,并被深深印入心中,进入了别人的梦境。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,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,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,变得如此生动,耐人寻味。这便是诗的意境之美。
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,文学作品一经发表,就属于读者了,为此,对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可以有自己的理解。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理解为一首情诗:那一天你站在桥上看风景,有人在桥上无意中看到了你,于是,那人就在心中爱上了你,并在心中也记挂着你。在这首诗中,有的读者可以读出一种单相思的苦闷。这也就是诗的内涵丰富之处。
二.体味意境,捕捉感情,主要靠分析诗歌的形象来完成。诗歌都是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的,鉴赏诗词不能抛开诗歌的形象,因此只有仔细分析诗歌的形象,才能把握住诗人的感情脉络,找出它暗示或启迪读者的意蕴。例如元代马致远的著名小令《天净沙·秋思》:
枯藤老树昏鸦,
小桥流水人家。
古道西风瘦马,
夕阳西下,
断肠人在天涯。
这是一首游子怀乡思家的伤感之作。作者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,激起了历代多少骚人墨客的深切共鸣,堪称抒写秋思之绝唱。我们可以这样想象:古老的驿道上,徐徐走来一匹瘦马,风尘仆仆,一身的疲惫和困顿;马上的“断肠人”—―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,正望着不远处黯然伤神;一株苍老的大树上紧紧缠绕着枯藤;归巢的乌鸦在暮色中呀呀地鸣叫着;一条小河逶迤流过,河上小桥那边炊烟袅袅;这时,西边的天幕上,残阳如血。整个画面给人以迟暮、凄凉、低沉的感觉,与这位漂泊异乡的游子黯淡的心绪协调一致,这种诗人的主观感情与客观事物的契合交融,通过形象生动的文字所表现出来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,就是诗的意境。
三.体味诗的意境,还要做到论世知人,即了解作者和相关时代背景。因为诗歌多是作者触景生情所作,所以,写作背景常为诗作定下基调。要把诗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理解,这是一种重要的意识。实质上,背景是一首诗的大语境,是理解一首诗的重要依据。例如曹植的《七步诗》:
煮豆燃豆其,豆在釜中泣。
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
曹植写这首诗的角度是以“豆”自比,而以“萁”比作他的胞兄曹丕,同时控诉曹丕对自己的迫害。这里用“煮豆燃其”这个无比深刻的比喻,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曹丕残害骨肉的残忍行径。如果对这首诗的背景知之甚少,诗的意蕴便会全然不知,如牵强附会,便会弄出许多错误来。
四.体味诗的意境、分析诗的主旨,最忌脱离形象作无谓的断章取义的解释,或者不去深挖诗中的隐含旨趣,而是就形象论形象。例如白居易的《花非花》:
花非花,雾非雾,夜半来,天明去。
来如春梦不多时,去似朝云无觅处。
这是一首意象隐约浮现的朦胧诗,诗中所欲表露的那种情思,是朦朦胧胧、隐隐约约的,很难说得清楚、道得明白。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追求的美好事物,抑或是那巫山神女式的意中人的朦胧印象,抑或是某种难以言状的怅然若失之情,似乎只可意会,却难以言传。如果硬给这首诗加上表现了什么思想、观点,必然把审美鉴赏引向歧途。
高 起 点 |
10月19日 | 10月20日 |
语文 | 外语 | |
数学(文科) 数学(理科) |
史地(高起本文科) 理化(高起本理科) |
专 升 本 |
10月19日 | 10月20日 |
政治 | 专业课 | |
外语 | 详细》 |